查看原文
其他

“管管游戏”就真的能救救孩子吗

黑猫 游戏茶馆 2022-06-06

昨日,国家新闻版署下达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随后,包括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米哈游、B站在内的多家国内游戏公司纷纷发表声明,表示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在9月1日之前完成相关限制的调整。


一场浩浩荡荡的未成年防沉迷攻坚战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随着“另一只靴子落地”,被调侃了多年的“管管孩子,救救游戏”似乎也成为了正在上演的真实戏码。


在各大游戏论坛,关于这个被号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的条例”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当然是喜大普奔,深受未成年队友“毒害”的成年玩家终于“站了起来”。在避开每周的周五和周末8点到9点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后,似乎任何时候都成了上分的好日子。甚至不少网友自我调侃:“从今以后,再也找不到小学生替你背锅了,你菜就是真的菜了。”



而另一种观点则明显感觉到这个规定有些过于严格,让人不难想到十几年前,似乎大批的国内90后游戏玩家也遭遇过相同的窘境。在那个手机还没有普及,主机游戏机被当成“毒瘤”并明令禁止的年代,网游几乎成为了当时最主流的娱乐方式,也正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国内的游戏业飞速发展,最终成长为目前拥有上千亿营收的超级市场。


有意思的是,随着14年游戏机禁售令彻底解除,索尼,微软,任天堂陆续来华开展主机业务,Steam也改头换面以“蒸汽平台”正式登陆国内市场,主机和单机游戏玩家似乎迎来了“最美好”的年代。而与此同时,在14年搭上了4G通讯网络的快车道,一路飞速发展手机游戏却在18年版号审核收紧,防沉迷政策逐渐严格之后,过上了“水深火热”的日子。也难怪有不少网友感慨:“这就叫风水轮流转,我甚至在这些00后,10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不过今天,我并不是来探讨这个政策到底如何,而是想要聊一下政策出台之后,可能随之而来的一个关键问题,“防沉迷是否真的有用”?


之所以会聊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个政策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各大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是否真的能防住现在的未成年人,否则的话出台再多严格的政策也形同摆设。然而就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我只能很遗憾的说,真的很难。


目前大部分国产手游,使用的防沉迷系统,依旧采用的是身份证验证并和游戏账号绑定。而这一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确认身份证和使用者是否相匹配,这也导致催生出了一大衍生产业,账号出租和账号买卖。


尽管大部分游戏厂商都会在用户协议中明确告知,账号出租和买卖属于违规行为,一旦查出用户将面临封号的风险。然而随便在百度上搜索一下“租号”,琳琅满目的各种租号网站变会瞬间出现在眼前。从常见的王者荣耀到和平精英,市面上热门的手游几乎应有尽有。


大部分出租账号都以小时收费,价格从最便宜的每小时2元到最贵的每小时20元价格不等,并且提供日租,周租等额外服务。其中大部分便宜的出租账号都会告知已经禁言且无法进行匹配游戏,而不少价格偏贵的高级出租账号,不仅拥有各种皮肤和高等级的段位,也没有任何游戏上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大量便宜的出租账号都会明确表示已经通过防沉迷验证,而昨日下发通知之后,目前这些明示性标语早已荡然无存。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大部分租号商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想要体验高阶装备的玩家,录制游戏视频的主播以及不少想要以此突破防沉迷系统的未成年人。登陆租来的账号也非常简单,商家会发来一个手游登号器,用户只需要在相应的平台下单,通过商家发来的秘钥便可以通过登号器直接登录他人账户并进入游戏,全程并不会触发防沉迷机制。


而对比价格高昂,服务繁多的账号出售,价格低廉的租号服务只能算是小儿科。在某宝上,打着账号出售服务的商家数不胜数。大部分商家都会挂上1到10元的价格,而在商品详情页密密麻麻的列出各种账号的详情清单,并让买家自家去和客服详聊。有意思的是绝大部分账号都不支持iOS平台(盲猜可能是因为要绑定苹果ID),也不支持微信区,因此安卓QQ区的账号买卖几乎成为重灾区。以王者荣耀为例,除了账号的英雄,皮肤,符文之外,不少商家还额外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比如可以协助更换密保手机并清除其他信息,甚至还有定制化的人脸识别服务。



可以想象,即便是最强防沉迷政策出台之后,你也经常能在游戏中匹配到挂着“王大爷”“李大叔”“刘小姐”等身份的未成年人。


“管管孩子,救救游戏”原本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无奈玩笑,而在这一天终将到来之际,我不由的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今,当初被政策“束缚”的80.90都已经为人父母,他们其中不少都是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玩家。在学校被老师管,家里被家长管,整个社会都视游戏为“新型毒品”的特殊年代,多少人为了开一局游戏,刷一个副本而“不择手段”,多少人在大学摆脱了那种管束之后,沉沦到游戏的泥潭中无法自拔?那么如今现代的未成年人无游戏可玩,会不会成为他们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映射?



从早期的摇滚,电视,小说,动漫,再到如今的手机游戏,每个时代似乎注定会出现一个“毒害一代”的替罪品。希望一刀切的政策能让某些执迷不悟的家长看清,即便是没有游戏,你的孩子也不会因此而学习优秀,家庭也不会因此而和睦,两代之间的对立也不会因此而缓和。因为造成这一切矛盾的关键因素在于家庭的教育,在于家长的疏导和监管,在于对游戏本质的清晰认识。


管管游戏,也不能救到孩子,因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在游戏消失之后,他们的大量课余时间依旧需要消遣,在缺乏家长有效的监管和引导,他们依旧会寻找下一个替代品。那么,下一个需要“管一管”的会是什么?短视频,游戏直播,还是手机?


想要救救孩子,“管管游戏”不如“家长管管”。



游戏茶馆  - 追踪行业风向,记录游戏故事


联系作者请点击:





推荐阅读:



每一个「在看」,都是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